成长课堂启德首页>成长课堂>孩子性格叛逆>孩子哭泣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孩子哭泣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内容概要:其实,哭泣本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正常反应,但由于成年人普遍反感于孩子哭泣带来的噪音和后续的连锁叛逆反应,所以家长们才会“闻哭色变”。那么,孩子哭泣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孩子哭泣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
  前几天带女儿小米出门吃饭,旁边桌上有一位带着三、四岁男孩的妈妈。小男孩在嚎啕大哭,他的妈妈皱着眉头眼里满是烦躁也不说话,连女儿小米都抑制不住好奇心探头望去。
  男孩妈妈跟坐在旁边的朋友解释了一句:“我们家孩子不爱吃凉东西”,哭声稍稍变小的孩子再次哭的撕心裂肺,说:“妈妈你说我!”他妈妈很明显已经烦躁不堪,反问了一句“不是吗?妈妈说的不对吗?你别哭了行不行?你看两位阿姨都看着你呢!”男孩继续爆哭,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孩子们经常会通过尖叫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也会用哭来宣泄悲伤,但家长们对孩子哭泣仿佛有天然的情绪反应,往往不能用平静的心态去处理孩子的哭。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们往往舍不得孩子难过,会费尽心思哄孩子。结局往往两种:一种是孩子被哄开心了,不再苦恼;一种是家长内心防线崩溃,冲孩子发脾气“闭嘴,别哭了!”由此看来,孩子们实现“流泪自由”着实不太容易。
  其实,哭泣本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正常反应,但由于成年人普遍反感于孩子哭泣带来的噪音和后续的连锁叛逆反应,所以家长们才会“闻哭色变”。那么,孩子哭泣背后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我们又该怎样帮助孩子们正确处理自己的悲伤情绪呢?
  一、哭是人本能的情感表达
  哭泣是人们最常见情绪之一,和快乐、惊吓、气愤、恐惧一样,属于人类的基本情绪。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有其心理动因和情绪出发点。比如,孩子们会因为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快乐,也会因为玩具被抢走而气愤。孩子之所以会哭泣,是因为情绪内部出现了矛盾。
  1、孩子自己对自己不认同时,会爆发哭泣
  小孩子经常会有莫名哭泣的时刻。例如,前一秒还在快乐玩玩具的孩子,下一秒就突然情绪大爆发,躺在地上哭闹不止;又或者前一秒还在“风平浪静”写作业的孩子,下一秒却偷偷抹起了眼泪。对此,身为父母的我们也常常感觉疑惑,甚至不知道从何劝起。
  其实,孩子哭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出现了对自己的不认同。例如,玩玩具的孩子突然崩溃大哭,动因是孩子已经困了累了,但还是想继续玩玩具。生理上的疲倦和心理上想玩耍形成了矛盾,哭泣由此爆发。而写作业的孩子忽然哭泣,是因为自身完成作业的实际能力和想好好完成作业的心理无法一致,情绪无法疏解,哭泣也由此爆发。
  其实,孩子的情绪变化都有迹可循,我们只要稍加观察就能找到孩子情绪的导火索。因此,在面对孩子哭泣时,我们不要先放大自己的烦躁情绪,而是要先接纳孩子的难过情绪,继而寻找孩子情绪崩溃的原因,对症下药往往能很快安抚孩子情绪。不逃避、不哄骗、不斥责,是家长面对孩子哭泣时的基本准则。
  2、对周围人或环境的不认可也会引发孩子哭泣
  除了孩子自身主观情绪的原因,对周围人和所处环境的不认可往往也会引发孩子哭泣。例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基本都会有“分离焦虑”,家长一说去幼儿园,孩子就会情绪低落,甚至爆哭不止。
  是孩子不爱上学吗?不是。孩子之所以抗拒去幼儿园,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还不熟悉,对周围环境和人感到陌生不自在。因此,当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难免会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抗拒心理。
  当然,随着对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的熟悉,孩子们也会渐渐解除掉这种“分离焦虑”,对学校生活产生新的认知和期待,哭泣的次数自然也会愈来愈少。以我的孩子米米为例,她三岁入园,从最开始抗拒去幼儿园到后来每天开开心心去幼儿园,时间上只间隔了短短三天。
  对于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说,“哭”也是他们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没有安全感的最佳方式。例如,当父母争吵时,孩子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剑拔弩张”的氛围同样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全。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对争吵氛围的不认可,这是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使然。同时,如果宝宝受到外界伤害时,例如被人剧烈摇晃或因穿的衣服过多感到不舒服时 ,他们也会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人的不认可。

  其实,哭泣是孩子释放自我的过程,只有适时将坏情绪疏导出去,孩子才能更好地感知快乐。

  二、不让孩子哭,是家长“凌弱心理”使然
  在力量和精力上具备天然优势的父母,经常会把“要听话”、“不许哭”挂在嘴边,很多父母对此表示非常正常,甚至还表明自己也是这样被父母教育长大的。老一辈的育儿观固然传承长久,但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不允许孩子哭,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本身就是家长凌弱心理使然,见不得孩子哭泣,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真实样子的回避。
  1、孩子哭泣会给家长带来生理上的特殊刺激
  我们会因为孩子开心而心情愉快,也会因为孩子受欺负而愤怒悲伤,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然亲密关系带来的情绪联结,即家长的情绪也会跟着孩子的情绪产生“连锁反应”。
  英国心理学家Morten L Kringelbach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真实存在:婴儿和孩子的哭声会给父母的大脑带来特殊的刺激,让父母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情绪不稳,所以有些父母看见孩子哭就会心疼,于是赶紧安慰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以停止孩子的哭泣。而有些父母则更容易走极端,看到孩子哭就愤怒,往往采取大声吼叫和斥责的方式,粗暴地制止孩子哭泣。
  实际上,父母想方法停止孩子哭泣的行为属于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是自我保护意识下的潜意识行为。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哭泣是因为孩子哭泣给自己生理带来了明显的不适。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来把握自己的情绪,就会非常容易对哭泣的孩子发脾气。
  2、孩子哭声会让家长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丢面子
  家长不让孩子哭泣的第二个原因,往往认为孩子哭给自己丢了面子。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超市里家长大声斥责因买玩具不得而哭闹的孩子,也经常见到幼儿园门口家长对哭着抗拒上学的孩子们进行言语上的谈判。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哭泣,家长们的统一口径就是“别哭了,你看别人都看你呢!”企图通过激起孩子内心的羞耻感来达到让孩子不哭的目的。
  孩子在外人面前的哭泣,不但不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反而会让他们过分在意自己的形象,认为是孩子的哭闹让自己丢了面子。于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们的做法是在外人面前粗暴地阻止孩子哭泣。
  三、不让孩子哭是亲子互动的误区,一再压抑孩子情绪危害大!
  很多父母认为小孩子就应该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既会有正面的,例如开心、快乐、幸福等情绪,同样也有负面的,例如悲伤、难过、愤怒等情绪。
  孩子也是独立个体,也会有难过流泪的时候。一味地不让孩子哭实在是太残忍,并且还会严重危害到孩子的成长。
  1、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变得退缩、封闭
  每当孩子处于哭泣的状态时,往往也正是他们内心最为脆弱的时候,内心往往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和注意。同时,孩子在父母面前哭,本质上是因为信任父母,把父母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如果此时父母回应孩子的是大声的呵斥或是不耐烦的应付,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会感到不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哭泣对心理具有保健作用,它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在哭泣后孩子的情绪会变得平静,有利于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而父母阻止孩子哭泣,会让孩子本就负面的情绪更为失落,让孩子变的退缩、封闭,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
  如果孩子从小就在不许哭的环境中长大,就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情绪,长大后也不会处理自己情绪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压抑封闭的性格。
  2、情绪越积越多,最后以更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
  孩子伤心的时候情绪受到压制而哭不出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当心理的负能量找不到合适的泄洪口时,孩子就会表现为烦躁不安、郁郁寡欢,甚至有的孩子会心理失衡,把宣泄的矛头指向家人或社会,情绪会以更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
  小米幼儿园的同班同学小西,在刚入学的时候他的家长对老师再三嘱咐:“我家孩子性格内向、太爱哭了,还麻烦老师多照顾留意”,老师们说一定多帮家长留意。没成想,入园之后的小西俨然成了幼儿园的小霸王:抢小朋友玩具,追着小朋友打闹,甚至有几次还想欺负同学……这哪里还是家长口中的爱哭的温顺小绵羊?有一天,老师把小西的情况反馈给了小西家长,他的妈妈很生气,直接当着其他家长们的面训斥了小西,小西当时就开始啜泣,结果小西妈妈看到他哭之后反而变得更加暴躁:“告诉了你一万遍不能哭,为什么还掉眼泪!”
  孩子们的负面情绪本来就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家长的训斥和暴怒反而会让他们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迫于形势压力,孩子们在父母面前表现的很隐忍,以此博得父母的欢心。但是在离开父母之后,孩子们会将自己负面的情绪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身上,小西就是一个例子。

  一味压抑孩子情绪危害大,不让孩子哭泣是在伤害孩子,那么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在孩子哭泣时,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引导?亲妈学堂陪各位家长一起探讨正确的处理方式。

  四、爱孩子是允许孩子哭泣,每次哭泣都是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急躁时,我们常常感觉烦闷,但是我们要知道,情绪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有负面情绪非常正常。真正爱孩子就要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表达,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为孩子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在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允许孩子哭泣。
  学会接受孩子的哭泣,让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接纳孩子情绪,给孩子哭泣的权利
  许多父母把坚强作为一项重要的品质对孩子进行培养,当孩子出现悲伤情绪时,不少家长会本能抗拒,认为哭泣是胆子小、懦弱的表现,孩子应该坚强、勇敢,于是当孩子哭时,常用的口头禅是“不哭不哭,谁哭谁就不乖了哦!”“不许哭,就你整天哭哭啼啼的!”“闭上嘴巴,再哭你就出去!”
  但是孩子哭是正常情绪表达,是最需要父母的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是父母发现问题和了解孩子内心的宝贵机会。如果父母能借助孩子哭泣的时机,用耐心和爱陪着孩子一起接纳情绪、处理问题,会使孩子更加依赖信任父母。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不妨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并且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在孩子出现悲伤情绪时拍拍孩子的后背,安抚孩子平静下来,给予孩子哭泣的权利。
  只有家长理解并接受哭泣是孩子们的天性,才会愿意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只有家长接受孩子所有的情绪表达,才能确保我们和孩子处于同一个思考维度,孩子才愿意把自己哭泣的原因和真实的内心感受告知于我们。
  2、有原则地规范孩子行为,给哭泣后的孩子拥抱
  允许孩子哭泣,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妥协,也不代表要满足孩子哭泣时的所有要求。在平时亲子互动中,家长要有原则的规范孩子行为,不能一味顺从,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孩子专横霸道、自私自利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女儿小米每天睡觉前都会有半小时的ipad时间,最初小米会因为动画片没看完,而ipad时间已经结束而嚎啕大哭。在处理这件事时,我首先做的是让女儿哭一会儿,当她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我对她说:“妈妈理解你想看完动画片的心请,但是时间已经到了,你可以哭,妈妈会陪着你,你也可以乖乖去睡觉,妈妈会抱着你给你讲故事”。女儿小米听到后擦掉了眼泪,在我和女儿一起讲故事的环节,她渐渐开心了起来,临睡前抱着我说:“妈妈比ipad有趣多了”。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哭不会影响父母的爱,但是不遵守规则和不正确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父母对孩子的哭泣不能太过妥协,要有原则地规范孩子行为,并在哭泣后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收获平复情绪的力量。
  会开心也会哭泣的孩子才是最真实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无条件接纳孩子情绪,因为孩子哭泣的时候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也是我们了解孩子内心的宝贵机会。敢于直面孩子悲伤和哭泣的家长,才能帮助孩子活出真实而强大的自我!
家有叛逆少年怎么办?网瘾、厌学、早恋、叛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不良/侵权内容举报电话:15307488753
关于我们
启德教育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针对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叛逆、网瘾、厌学、偏执、自闭、情感冷漠、无自控力等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习惯训练、国学教育、亲情教育和文化补习的叛逆孩子学校|特训学校。系全国首家开设24小时视频监控透明化管理的全封闭式学校。系教育局监管、公安局重点保护的戒网瘾学校。
联系我们
15974239944 24小时咨询热线
00:00-24:00 学校全年无休,无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