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课堂启德首页>成长课堂>孩子成长问题>你包庇孩子犯错,因为你希望他一直是个孩子

你包庇孩子犯错,因为你希望他一直是个孩子

内容概要:你包庇孩子犯错,因为你希望他一直是个孩子!孩子犯错,父母包庇。他们以为这是爱,这是保护,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可他们不知道,这正在一步步杀掉孩子。孩子会长大,他不可能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他需要明白这个世界的规则,也需要知道做错事是有惩罚的。而父母的包庇,只会把孩子推进深渊。
  你包庇孩子犯错,因为你希望他一直是个孩子!孩子犯错,父母包庇。他们以为这是爱,这是保护,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可他们不知道,这正在一步步杀掉孩子。孩子会长大,他不可能永远都是一个孩子。他需要明白这个世界的规则,也需要知道做错事是有惩罚的。而父母的包庇,只会把孩子推进深渊。
  最近有个热播的电影《网络谜踪》。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部很新奇的电影,因为它整部电影没有一个“真实”的画面,全程都在电脑的屏幕上呈现。作为浙江叛逆孩子学校的心理老师,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和一个失败的爸爸的故事。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为一次意外失踪了,然后她的爸爸展开了一系列探寻女儿下落的故事。
  在爸爸寻找女儿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原来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了解。几年前因为妈妈患癌去世,父女之间便有了一个“不能被提起的秘密”,两人的关系开始疏远。直到后来,爸爸才渐渐看到女儿真实的生活的样子,才开始反省自己,于是重新去做一个好爸爸。
  但这位爸爸还是幸运的,因为他最后成功地营救了自己的女儿,意味着他还有机会去弥补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
  但是那个妈妈,则需要为自己失败的教育方式承担巨大的代价。
  孩子犯错,妈妈顶罪:“他只是个孩子”
  电影里这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我们可以称之为淹没式母爱。所谓淹没式母爱,就是妈妈过多地替代孩子,以至于孩子始终没办法成为自己。
  这位妈妈的职业是警察,她负责协助那位爸爸去寻找女儿的下落,但其实导致那个女孩失踪的正是她的儿子——他在争执中错手把女孩从陡峭的悬崖上推下去了。
  但是由始至终,女警官都在滥用职权包庇儿子,隐瞒事实真相。不过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发现,女警官包庇孩子犯错的行为,在电影前段的一个情节里早已初现端倪。
  女警官的儿子曾经去社区里骗邻居的钱,谎称“妈妈是警官,组织了一个募捐活动”。后来当邻居来问她有没有这件事情的时候,她选择包庇儿子。
  她说:“是的,谢谢你们慷慨的捐赠”。
  这其实也照应了后面她儿子把女孩推下悬崖,她第一反应就是掩护自己儿子的犯罪事实。
  在电影结尾,女警官的行迹败露被捕,当审讯被问到为什么要包庇儿子的时候,
  她说:“他只是个孩子,他只是犯了个错误”。
  我们看到,这种看似是“伟大”的母爱,实则却毁了这个孩子。
  你包庇孩子犯错
  因为你希望他一直是个孩子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常常听到妈妈说这句话:
  上海迪士尼,一个孩子肆无忌惮地摸旁边女游客的屁股,他的母亲反驳说:“他只是个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
  之前轰动全国的杀妻藏尸冰柜案,凶手的母亲辩解道:“他只是个孩子,他害怕啊”

  当丈夫有外遇的时候,婆婆跟媳妇说:“他就是太贪玩了,他只是犯了个错误”……

  为什么这些妈妈要包庇自己的孩子?
  从心理动力的角度来看,她们其实是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一种共生感。
  前段时间有一部动画片牵动了很多妈妈的心,叫《包宝宝》。包子的妈妈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母子感情很好。可是同时,这个妈妈是不允许自己孩子长大的:
  包子要出去跟小伙伴玩,妈妈不开心;
  包子要谈女朋友,妈妈更生气;
  包子要离家出走,妈妈的世界简直要坍塌了;
  因为她的世界里只有这个孩子,孩子给她提供了一切的滋养。
  所以我们说淹没型的妈妈,看似是孩子很需要她,实际上她更需要孩子。
  但很多的妈妈无法自我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以“我是为你好”之名来教育孩子,其实是为了获得一种被隐藏得很深的自恋体验。
  妈妈需要孩子不断地给她价值感,所以不会轻易让孩子离开自己。尤其是一些在外面无法跟别人建立很好关系的人,她往往会更严厉地控制自己的子女,因为她要从孩子身上找回那种控制感。
  而这样的妈妈,往往最容易培养出巨婴。
  你不惩罚孩子,
  总有一天他会被别人惩罚
  很多人虽然已经成年,但他回到家里还是被妈妈像婴儿一样对待。妈妈天天围着他转,跟前顾后,使孩子形成了一种与他人相处的固定模式:世界要围着我转,否则这个世界就是错的,而不是我错了。
  因此当这个孩子发现,原来世界真的不是围着他转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去承受这种挫折了,他会去怪责这个世界和别人,也无法建立起人际关系。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就不得不更加依赖妈妈,继续持续这种母子关系,而且永远无法建立其他类型的关系模式。同时,孩子会一直处在被恐惧支配的状态,因为离开妈妈的话他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我们说,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有一个过度代替的妈妈。
  如果在妈妈的心里孩子一直是一个虚弱的人,那么很多时候妈妈就会代替孩子去完成,看不得孩子犯错,也舍不得惩罚孩子。
  但是犯错和惩罚都是有必要的。
  因为如果你没有给予孩子试错的机会,他日后一定会再犯错;如果你对他没有惩罚, 总有一天他会被别人惩罚。
  如果你看到孩子系鞋带笨手笨脚,就上前去帮他完成;看到孩子不会做作业,你也上去替孩子完成。那么渐渐到后来,当你发现孩子违背了一些规则的时候,你也会上去代替孩子完成,也就是包庇他。

  实际上这是对孩子成长最糟糕的一个事情,因为他活不出自己。就像张艺谋导演的《影》,你的孩子变成了你的影子,你成为了他生活的“替身”。

  因此,一个家庭其实需要爸爸来介入到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中间,把他们两人稍微分开一些,把孩子“赶出去”。
  在《网络谜踪》里边你会发现,那个女警官的丈夫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父亲是完全缺席的,所以这位淹没型的妈妈和自己的儿子无法完成分离。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父亲对自己的成年子女说,你应该到外面去走一走,不要老呆在家里。因此一个家庭是需要由爸爸来完成分离的功能的。
  孩子长大的过程,
  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每一个失败的妈妈,都一定跟孩子连得很紧,没有允许孩子去成为自己。但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被真正地理解和看见的。
  随着孩子长大,他在每个时期所需要的父母,也是有变化的。我们总说“陪着孩子成长”,其实不仅仅孩子成长,父母自己也要成长。
  一个婴儿和一个五岁的孩子,他需要妈妈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对于爸爸来说也是如此。但有时候父母并没有弄清楚,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到底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还是你内心的需要?
  其实孩子的需要就摆在那里,幼年的时候他需要积极关注,需要你满足他一切的物质和情感需求。等他长大以后,他就需要自己去学习和完成一些生活技能,包括如何跟这个世界相处,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技能。
  但很可惜,一个有淹没特质的妈妈往往是看不到孩子这些需求的,而且她的样子一定是焦虑的、没有笑脸的,也不会给到孩子快乐。
  在淹没型的妈妈眼里,“孩子”是不存在的,只有“妈妈的孩子”。
  而“妈妈的孩子”,就是巨婴。
家有叛逆少年怎么办?网瘾、厌学、早恋、叛逆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
② 不良/侵权内容举报电话:15307488753
关于我们
启德教育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针对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叛逆、网瘾、厌学、偏执、自闭、情感冷漠、无自控力等问题进行心理辅导、行为习惯训练、国学教育、亲情教育和文化补习的叛逆孩子学校|特训学校。系全国首家开设24小时视频监控透明化管理的全封闭式学校。系教育局监管、公安局重点保护的戒网瘾学校。
联系我们
15974239944 24小时咨询热线
00:00-24:00 学校全年无休,无节假日